27业务安全-风控系统:如何从海量业务数据中,挖掘黑灰产?
在上一讲中,我们讲了如何通过安全的产品方案,提升黑产攻击业务的资源成本,降低应用被攻击的风险。当然,仅靠产品方案是没办法完全抵御黑产的。因为在产品方案中,我们还需要对用户体验进行关注。
在上一讲中,我们讲了如何通过安全的产品方案,提升黑产攻击业务的资源成本,降低应用被攻击的风险。当然,仅靠产品方案是没办法完全抵御黑产的。因为在产品方案中,我们还需要对用户体验进行关注。
在上一讲中,我们探讨了业务安全和黑产(也叫黑灰产),知道了业务安全的本质就是资源对抗,业务安全的防护手段就是提高黑产的资源成本,并且针对不同的资源类型,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对抗。
在基础安全中,我们提出了“黄金法则”作为总体思路,来对各个防御手段进行梳理。那么,在业务安全中,我们有没有什么方法论可以作为参考呢?这一讲,我们就来聊一聊提高黑产资源成本的方法,以及如何从根本上防御黑产。
从这一讲开始,我们讨论业务安全。近几年,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,很多公司为了获取用户增长,在业务中投入了大量的资本。向来都是向钱看齐的黑客(在业务安全中,我们称之为黑产),自然就将攻击的重心放到了业务中。业务安全也变得越来越热门,成为各大公司安全投入的重心之一。
安全漏洞的源头是开发,只有当开发人员写出了包含安全漏洞的代码,黑客才有可乘之机。因此,如何保障开发写出更“安全”的代码,是安全防护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。
在前面的课程中,我们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安全产品。但实际上,解决公司的安全问题,并不是部署了这些安全产品就万事大吉了。安全防护的过程是一个与黑客持续进行攻防对抗的过程,黑客总是能够发现新的方法,绕过安全产品的防护,实施攻击。
在前面的课程中,我们已经介绍了防火墙、WAF和入侵检测。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,就是基于网络请求或者系统行为对攻击的特征进行检测,然后再采取相应的防控手段。这些安全产品基本都和应用本身解耦。也就是说,基本上我们不需要对应用做任何开发和改动,就能够部署这些安全产品。
在前面两节课中,我们讲了防火墙和WAF的工作模式,以及它们是如何作为内外网的隔离设备,在网络边界进行安全防护的。
但是,无论是防火墙还是WAF,都无法达到100%的防护效果。黑客总是能有很多其他的办法,来隐藏自己或者直接绕过这些保护机制。因此,我们仍然需要对内网中的行为进行检测,及时发现已经入侵到内网中的黑客。这就需要用到IDS(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,入侵检测系统)了。
那么,IDS的工作模式有哪些呢?它能够实现哪些功能呢?今天,我们就一起来学习,如何通过IDS进行安全防护。
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,应该会发现,随着Web应用越来越多,黑客的攻击目标也逐渐转向了针对Web安全的攻击。传统的防火墙主要专注于网络层的攻击防御,对Web安全的防御能力相对欠缺。因此,WAF(Web Application Firewall,Web应用防护系统)的概念也就被提了出来。WAF说白了就是应用网关防火墙的一种,它只专注于Web安全的防御,近几年来逐渐被当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产品方向来研究。
那么,WAF和防火墙到底有哪些区别呢?针对我们之前讲过的各种Web攻击手段,WAF是如何提供保护的呢?今天,我们就一起来看!
黑客在网络攻击时,第一步会扫描系统对外开放的端口,尝试发起连接或者攻击。比如,黑客可以扫描公司公网IP的22端口(SSH服务),然后尝试爆破登录。这个时候,通过防火墙,我们既可以屏蔽掉开放的22端口,也能拦截爆破的请求。所以,防火墙是面对外部入侵的第一道防线。
感谢你来学习安全专栏,如果有任何疑惑或者建议欢迎留言和我沟通。新的一年祝你工作顺利、事业有成、升职加薪!
从这一讲开始,我们讨论安全防御工具。实际上,每个公司都需要进行安全体系建设,业内将这些通用性的建设经验进行总结,形成了各种安全标准和框架。从这些标准和框架中,我们能了解到建设安全体系的思路和方向,对于实际的安全落地工作,有很大的指导作用。